城市地下管网中,DN180mm管径的管道广泛应用于支线排水、小区污水收集等场景。这类管道因长期承受地面荷载、介质腐蚀等因素,易出现裂缝、渗漏、局部塌陷等问题。传统开挖修复不仅成本高、工期长,还会对周边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。紫外光固化修复设备UV12000凭借非开挖技术优势,成为180mm管径管道修复的理想选择,其针对性设计完美适配该规格管道的修复需求。

一、180mm管径管道修复的特殊需求与挑战
DN180mm管径管道属于中小口径范畴,其修复工作面临多重特殊挑战:
空间限制严格:管道内径狭小,修复设备需具备紧凑化设计,才能顺利进入管道内部作业;
精度要求高:管径较小导致管道曲率相对较大,内衬材料的贴合度和固化均匀性更难把控;
效率需求迫切:这类管道多分布在居民区或商业区,需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,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。
传统修复技术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往往力不从心:人工内衬法难以保证修复质量的一致性;热固化法在狭小空间内易出现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。而UV12000通过精准的技术参数配置,针对性解决了180mm管径管道修复的痛点。
二、UV12000适配180mm管径的核心技术优势
1、灵活灯链配置,精准覆盖小管径需求
UV12000配备的8×1×650w灯链一套,含全套灯脚,可适用于DN150-1600mm管道修复施工,180mm管径正处于这一覆盖范围内。灯链采用模块化设计,能够根据180mm管径的内壁弧度灵活调整摆放位置,确保紫外光线均匀照射到内衬材料的每一处,避免因光线死角导致固化不完全。
同时,设备的UV灯驱动功率支持400w/650w/1000w三档调节。针对180mm这种中小管径,可选择650w功率档位,在保证固化速度的同时,避免因功率过高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而损坏内衬材料或管道本体,实现“高效且温和”的固化效果。
2、高效固化能力,大幅缩短施工周期
180mm管径管道多为支线管网,修复工程往往需要分阶段快速推进。UV12000具备“高效率,固化时间短”的显著优势,施工时间一般仅需3-5小时,远低于传统修复技术的工期。
这一效率优势源于两方面:一方面,设备的光固化线缆收放线速度可在0.05-4m/min范围内调节,针对180mm管径的修复需求,可将速度稳定在1-2m/min,既能保证内衬材料充分固化,又能快速完成较长距离的修复作业;另一方面,其内置的12×1000wUV灯驱动单元提供强大能量输出,配合灯链的精准布局,使内衬材料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设计强度。
3、双模式控制,保障小管径修复稳定性
180mm管径的狭小空间对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,任何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修复失败。UV12000采用PLC/手动控制两种模式,为180mm管径修复提供双重保障。
在自动模式下,嵌入式光固化控制系统可精准控制灯链的功率、移动速度和照射时间,通过预设的180mm管径修复参数方案,实现标准化作业;若遇到突发状况(如电脑系统临时故障),可立即切换至手动模式,通过10寸平板控制终端手动调节各项参数,确保固化过程不中断。这种双保险控制方式,有效降低了小管径修复中的风险。
4、便携设计与专业服务,提升现场作业便利性
针对180mm管径管道多分布在复杂环境(如小区绿化带、人行道下方)的特点,UV12000的便携式触摸控制单元和模块化设计大幅提升了现场作业的便利性。设备重量约750kg,尺寸为1390×775×1725mm,可通过小型工程车运输至狭窄作业点,减少设备搬运对周边环境的影响。
此外,施罗德在深圳与杭州设立的售后服务点,可为180mm管径修复工程提供专业支持,包括设备操作培训(新手2-3小时即可独立操作)、现场技术指导和售后维护,确保设备在小管径修复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。
三、UV12000在180mm管径管道修复中的实际价值
在某小区DN180mm污水管道修复工程中,UV12000展现出了优越性能:采用8×1×650w灯链配置,选择650w驱动功率,仅用4小时就完成了50米管道的修复作业。修复后检测显示,内衬材料与管道内壁贴合紧密,固化均匀度达98%以上,完全满足污水输送的耐压和防渗漏要求。
相比传统开挖修复,该工程不仅节省了70%的成本,还避免了路面开挖对小区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,充分体现了UV12000在180mm管径管道修复中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。
UV12000凭借适配DN150-600mm管径的灯链配置、高效的固化能力、双模式控制和便携设计,成为180mm管径管道非开挖修复的优选设备。其不仅能保证修复质量的稳定性和耐久性(使用寿命可达50年),还能大幅提升作业效率、降低工程成本,为城市中小口径管网的维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,推动地下管网修复进入“高效、环保、精准”的新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