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基础设施运维领域,管道系统的高效管理面临诸多挑战。施罗德工业集团整合管道机器人检测与非开挖修复技术,构建了“检测-评估-修复-监测”的一站式服务体系,通过管道切割机器人、紫外光固化修复设备等专业装备,实现从管道缺陷诊断到结构性修复的全流程覆盖,为市政、工业管网提供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。

一、智能检测:多场景覆盖的精准诊断
管道检测作为一站式服务的首要环节,依托全系列机器人装备实现不同场景的检测需求。针对中大型管径(DN200-DN800mm),管道切割机器人Turbo搭载气动切割马达与彩色摄像单元,可在清除树根、钢筋、水泥块等障碍物的同时完成视频检测,其IP68防护等级确保在水下等复杂环境中稳定作业。而蠕动式切割机器人Micro则专注于DN50-DN200mm的小口径管道,通过蠕动式行走机构深入狭窄空间,实现支管暗接、小型结垢等缺陷的检测与预处理。
检测流程遵循“快速筛查-精细诊断”的逻辑。先采用管道潜望镜进行宏观扫描,确定重点检测区域,再派遣专业机器人进入管道,通过高清摄像与定位系统,精准记录缺陷位置、类型及严重程度,为后续修复提供精确依据。
二、非开挖修复:紫外光固化技术的高效应用
一站式服务的核心优势在于检测与修复的无缝衔接,施罗德UV系列紫外光固化修复设备采用德国先进技术,通过紫外光照射固化树脂的方式,在不开挖路面的前提下实现管道结构性修复。该技术根据检测数据生成修复方案,将预处理后的管道内衬树脂软管,利用紫外光设备照射使其固化,形成与原管道紧密贴合的新管,大幅延长管道使用寿命。
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在效率与环保方面优势显著,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定长度管道的固化修复,较传统开挖修复大幅缩短工期,同时避免土方开挖带来的污染,符合城市绿色施工要求。
三、预处理修复的协同作业模式
一站式服务的关键在于预处理与修复的协同优化。管道切割机器人可在修复前清除管道内障碍物,为内衬施工创造良好条件。针对不同管径需求,采用差异化的设备组合,如大管径使用Turbo、小管径使用Micro,实现精细化作业,使服务覆盖从市政主干管到小区支管的全场景。
四、服务价值:推动管网运维模式升级
施罗德一站式服务重构了管道运维的价值体系。在效率上,检测与修复一体化作业减少了时间成本;在成本上,非开挖修复较传统方式节省费用,同时避免隐性成本;在安全上,机器人替代人工降低了事故风险。更重要的是,该服务推动管网管理从“故障应对”向“预防维护”转型,通过建立管道健康档案,结合修复的长效性,制定科学维护周期,实现从被动维修到主动养护的转变。
施罗德一站式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现在设备集成与流程优化。硬件上,机器人模块化设计便于更换部件,修复设备光源系统可智能调节;软件上,检测数据可直接导入修复方案设计系统,提升设计效率。该服务已在市政、工业、能源等多个领域应用,为不同类型的管道提供了高效的检测修复解决方案,推动管网维护向智慧化、无人化转型,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。